2025 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圆满闭幕:全球智慧共绘 AGI 新图景,意向签约额超 37 亿书写产业新篇

大会盛况:三天盛会汇聚全球力量,亮眼数据彰显产业活力

当人工智能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行业盛会,正为产业前行注入强劲动能。8 月 29 日,为期三天的 2025 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以 “模驱具身・智启未来” 为核心主题,由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深圳市宝安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前海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指导,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全程主办。作为全球 AI 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大会不仅让每一位参与者实现 “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更以丰硕成果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历程,镌刻下浓墨重彩的 “深圳印记”。

025

自 8 月 27 日启幕至 29 日收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始终洋溢着创新热潮与合作活力。数据显示,本次大会吸引来自 27 个国家的企业携前沿科技成果参展,91446 名科技精英怀揣期待奔赴而来,总参观人次达 120758;最终超 100 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金额约 37 亿元,2000 余件新品实现全球首发。一连串亮眼数据,不仅印证了大会的行业价值与全球影响力,更让 “满载而归” 成为所有参与者的共同体验。

025

参观者体验:沉浸式触 AGI 未来 多维获启科技认知

在展馆现场,参观者的身影遍布各个展区,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群体到白发苍苍的科技爱好者,每个人都在这场AI盛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8 万平方米的展区内,通用 AI、智能传感、AI+场景、智能终端四大主题馆,安防、金融、制造、医疗等八大行业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AI如何影响生活、重塑产业形态–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展区专区,人形机器人的灵活动作引来阵阵惊叹,在AI+生态展区,观众亲身体验智能诊断系统的精准高效。

除了实地体验,Pietro lio、杨杰圣(Yeo Kiat Seng)、、张建伟、朱蓓薇、张学记 、朱依谆、郭源生、潘毅、范衠、黄哲学、陈俊龙等15位国内外院士、500多位产业领袖参与的会议,43场高水平平行论坛,更成为观众的“知识充电站”。“人工智能+机器人”、“AI+大健康”、“灵巧手”、“具身智能”、“大模型”、“智能终端”、“智能体”、“创业者大会”、“人工智能投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深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前沿话题,让听众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更有不少参观者在商务对接会上找到潜在合作伙伴,一位创业者感慨:“原本只是想来学习,没想到还结识了意向投资人,这趟深圳之行太值了!”

025

企业风采:超千企智聚深圳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焦点

本次大会共有 1001 家品牌企业参展,其中深圳市以外企业 423 家,占比达 42.3%。参展企业共携 2000 余项前沿技术或展品亮相,从人形机器人、AI 玩具到 AI 耳机、AIPC、AI手机,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持续刷新人们对智能科技的认知。作为对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高端化”盛会,本次大会以 “接地气、重实用” 的硬核实力,向全球展现了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澎湃活力。

围绕 “模驱具身・智启未来” 主题,大会聚焦 “大模型 + 硬件载体” 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全场关注焦点。深圳机器人领域 “八大金刚”“十三太保” 组团参会,亮出硬核科技成果:优必选全球首发 Walker S2—— 全球首款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热插拔技术,实现 3 分钟极速换电,支持 7*24 小时连续作业;搭载群脑网络 2.0 + 全球首个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 Co-Agent,可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的螺旋式进化;具备 2m/s 高速拟人行走、±162°腰部灵活转动、0-1.8 米全空间作业能力,搭配第四代工业级灵巧手与仿生手臂,能完成亚毫米级精细操作。

025

美丽魔方展出 9 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涵盖足式人形机器人、居家辅导作业机器人、智行康护机器人等品类,全面推动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与实际应用现场。

025

数字华夏展示仿生人形机器人夏澜及行星侠。其中夏澜主打 “高颜值、高智商、高情商” 人设,以精密仿生技术为核心,可模仿人类绝大部分表情,让交互更具温度;在面部仿生技术上实现重要突破,搭载 29 个主动自由度及若干被动自由度的精密控制系统,能精准表达面部和颈部表情;同时搭载公司自研情商模型,实现颜值、智商、情商 “三商在线”。

025

帕西尼展示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 TORA-ONE,该机器人搭载多维触觉传感器与灵巧手,充分展现了机器人在复杂、非结构化场景中完成精细作业的巨大潜力。

此外AI 头部企业腾讯、比亚迪、百度、云天励飞等悉数参会,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贯通 AI 软硬件生态的顶级盛会。

025

云天励飞展示自主研发的AI芯片,彰显国产算力突破。

025

比亚迪展出方程豹、腾势等智能电动车型,以易四方、天神之眼等颠覆性技术引领新能源汽车变革。

025

全球合作:海外买家 “抢滩” 深圳,AI 产品加速 “闯世界

大会吸引来自法国、德国、日本、中东、迪拜、韩国等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5723 名海外采购商参与,创历届同类展会海外参与规模新高。海外采购商带着明确需求而来,目标直指深圳 “能落地、可量产” 的人工智能产品,力求将深圳 AI 技术与产品引入全球市场。

在通用人工智能主题展馆,国际交流的热潮随处可见:英语的惊叹声顺着人群缝隙传来 ——“Look at its flexibility! This humanoid robot can even twist bottles!”(看这灵活性!这台人形机器人居然能拧瓶盖!)循声望去,一台银色人形机器人正流畅完成 “取物 — 拧盖 — 倒水” 连贯动作,指尖传感器精准避开杯口,引得前排几位海外买家举着手机录像,镜头全程追着机器人的关节转动;旁边德国采购团的负责人一边用英语向工作人员询问技术参数,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不时与同伴用德语交流讨论。

AI 玩具区,日语的赞叹声此起彼伏:“すごい!この AI 玩具は子供の言葉をリアルタイムで理解できる!”(厉害!这个 AI 玩具能实时理解孩子的话!)一位日本买家半蹲在展台前,手持一款会互动的 AI 绘本机器人,对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展台工作人员及时递上产品手册,双方当即掏出手机互留联系方式,为后续合作洽谈奠定基础。

“AI 未来城” 体验区更是人头攒动,不同语言的赞叹交织成国际化的科技共鸣:中文的 “这个车路协同系统太智能了”、韩语的 “이 교통 신호 제어는 정말 효율적이야”(这个交通信号控制真高效)、法语的 “L’enseignement en métavers est incroyable!”(元宇宙教学太不可思议了)。现场观众或戴着 VR 眼镜体验虚拟教学,不时发出惊叹;或围着智能诊断系统,观察 AI 实时解析医疗影像的过程,还拿出手机拍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穿梭其间,用多语言耐心解答疑问,手中的讲解器几乎没有停歇。

025

新品发布:2000 项前沿成果首发,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大会期间,2000 项前沿 AI 技术或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覆盖 AI 硬件、软件系统、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铨兴科技推出 AI 训推一体机及高阶存储产品,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 AI 模型训练与推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私有化部署门槛。

力维智联直击 AI 落地核心痛点,以 “AI 工程化 × 智能体” 组合拳,打通从 “大模型” 到 “生产力” 的关键链路,降低 AI 使用门槛,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

025

考拉悠然发布多款空间智能产品:UU Holo—— 融合空间感知与多模态交互的实时智能体,以及 UU Video Agent—— 全球首个视频分析通用智能体,实现 “所见即所析” 的认知智能突破。

华成工控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 20 载,依托全栈自研核心技术,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工业场景的背景下,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推出具身机器人控制系统、关节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多关节机器人驱控系统三大新品,从核心控制到场景适配,为行业提供更稳定、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025

奥尼电子携手 AMD,共同推出搭载 AMD 锐龙 AI MAX+ 395 的首创空间智能中枢产品 SMART AI HUB。基于 “AI 云边端一体化具身智能引领者” 的定位,该产品打造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在居家、办公、出行等应用场景中实现多模态 AI 交互与健康生活应用落地;同时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打通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链路生态,在智能家居场景下实现统一智能、居家安全、健康生活和家庭数仓等功能,开启 AI 终端具身智能互联互通新体验。

参展商心声:展实力、拓资源,收获发展新机遇

对参展企业而言,本次大会既是展示核心实力的 “舞台”,更是链接全球资源的 “桥梁”。参展商遨游通讯重点展出三防平板、三防手机、智能对讲机等智能终端新品,以 5G 国产 AI 芯片、鸿蒙系统、单北斗定位为技术底座,实现全方位感知与多样化信息传输的有机融合,为应急救援、工业巡检等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展商安诺机器人携 “机器人饮品天团” 全系列产品矩阵亮相,机器人拉花咖啡、机器人调酒等特色展示吸引不少观众打卡。该企业核心技术涵盖高精度运动控制、AI + 物联网深度融合、模块化灵活部署等,正推动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向更多细分场景延伸,持续提升消费体验。

参展商三旺通信联合创始人吴健分享了参展收获:“在国际市场,以往更多是企业主动‘走出去’,而本次大会让更多国际友人‘走进来’,在深圳直接洽谈国际合作。开展第一天闭馆时,有几位国外客户主动找到我们,合作意愿非常强烈,最后我们深入接洽到闭馆后一个小时才结束。”

参展商志奋领科技同样在国际合作上成果丰硕,公司创始人、CEO 唐可信表示:“大会期间,我们接待了来自韩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国际采购商,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025

战略签约:超百家企业达成合作,覆盖 AI 全产业链

大会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合作机遇的对接窗口。期间,超过 100 家企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覆盖 AI 芯片研发、大模型产业化、智能机器人落地、行业解决方案共建等 AI 全产业链,将大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按下 “加速键”。

025

智慧碰撞:顶流学者与产业先锋共探 AGI 发展方向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如何让具身智能突破 “实验室边界”,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在大会上深度解析大模型发展现状,并分享通用人工智能未来突破方向。他提出:“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落地需依靠‘六驾马车’—— 大数据、优算法、强算力、赋知识、可解释和低能耗。”

大会期间,院士、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通过 43 场平行论坛展开深入研讨,贡献前瞻性思考与突破性洞见,让思想火花转化为产业发展的 “金钥匙”;企业家们则勇当 “开拓者” 与 “实干家”,既在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等关键领域攻坚克难,又深耕行业应用场景,推动 AI 更好服务消费升级与民生改善,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赢。

云天励飞郑文先表示:“此次大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舞台,展现了大湾区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的最新算法、模型、芯片及应用成果;更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各创新要素充分碰撞,为行业探索新发展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撑。”

025

区域协同:“9+2” 城市组团参会,深中联动共促产业融合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创新优势,大会创新构建 “主会场 + 分会场” 联动模式,同步设立中山分会场,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东莞、惠州、珠海、佛山、广州、湛江等 “9+2” 城市组团参会,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合力。

025

8 月 28 日,大会组织企业家赴中山开展对接活动,由中山市工信局、翠亨新区与深圳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实现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展示,进一步深化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与共享。

025

技能竞赛:以赛赋能产业,展现新质生产力人才实力

本次竞赛以”匠心筑梦 技炫鹏城”为主题,首次采用“展会搭台、赛事赋能、产业联动”创新模式,深度嵌入2025 AGIC大会。来自全国的59名顶尖技能人才同台竞技,全面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卓越技艺,生动诠释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使命担当。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025

深圳机遇:能级提升 + 生态优化,锚定全球AI先锋城市

作为大会举办地,深圳的收获不仅在于一场盛会的成功举办,更在于城市 AI 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升级。本次大会举办恰逢《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发布,深圳借势搭建世界级交流平台,充分展现了 “硬件之都” 的产业根基与 AI 技术的深度渗透,更吸引了全球优质 AI 资源集聚。

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大会形成的 “展、谈、签” 三位一体落地闭环,将推动 AI 技术在深圳各行业规模化应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城市定位来看,这场大会让深圳 “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的形象更加鲜明,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在全球 AI 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正如大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所说:“大会的丰硕成果,将转化为深圳推动 AI 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也将为国家‘人工智能 +’行动贡献更多深圳力量。”

盛会落幕启新程,深圳持续引领 AGI 发展

2025 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以 “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的圆满收官,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 “深圳经验”。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智慧、展示了前沿成果、促成了务实合作,更为通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盛会落幕,征程再启。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更多合作的深化,人工智能必将在赋能千行百业、服务人类社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深圳,也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坚实的产业基础、持续的创新活力,成为全球 AI 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c.daxiangshiye.com/10599.html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2023年7月6日 上午10:46

相关推荐